官方微信公众账号

全国个人职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院校官网 > 新闻中心 > 媒体热评 > 正文
旅游“黑名单”制度彰显规矩意识
作者:曹瑞晓 来源:中国网 日期:2016/10/8 17:23:58 人气:
 

出门旅游不乱扔垃圾、甚至还主动参加志愿活动清理进藏公路沿线的垃圾,文明旅游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选择。然而,国庆期间,仍然出现了长城刻画不听劝阻、黄河济南段一地垃圾等不文明场景,再度引发关注。(10月7日 中国广播网)

又到了十一黄金周,出游成为了大众普遍选择的度假方式。但是不文明的行为也随之而来,有的乘客一言不合就互骂推搡,差点影响航班正常起飞。到了景区,又看到有人攀爬雕像,刻字留念,甚至对导游大打出手,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如同刺眼的问号拷问着我们,规矩意识、诚信意识去哪了?

随着交通通信的日益发达,居民个体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,在日趋丰富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多的“角色”,社会活动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已成为常态。个体的规则意识、诚信意识不仅事关自身利益,也关系他人和社会。旅游“黑名单”制度能树起规矩意识,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意识,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依据和必要条件。

国家旅游局修订后的《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》中将“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”从6条增至9条。同时,记录时间从最长的1年至2年,增加到1年至5年。同时,增加了针对旅游从业人员违规的规定,同样列入不文明记录。旅客一旦发生这些不文明行为就会被列入黑名单,将这些“害群之马”拉入“黑名单”,能够提高社会的和谐度和信任度。

旅游“黑名单”不能只是一张“纸老虎”,制度重在执行,作为对现有法律法规的补充,“黑名单”不仅能堵窟窿,还能让钻空子的人吃苦头,以后不敢再钻。“黑名单”的背后是个人征信系统。信用是重要的社会资源,消耗信用使个体发展面临风险。因此,旅游“黑名单”的作用是强化规则的权威性,增加个体行动成本,制裁失信行为。所以,旅游“黑名单”需要法律、政策并驾齐驱,分类施治,才能不成为曲高和寡的一纸空文。

旅游“黑名单”如果只是像之前真正上榜的并不多,全国也仅只20多人。说起旅游不文明“黑名单”,人们都会觉得威慑力不大,只是“隔靴搔痒”,即使举得再高,落下去也很轻。虽然公布了信息,但相关部门只能限制那些通过旅行社出游的旅客,对自由行旅客的限制需要更为复杂的部门联动,具体执行情况并不明朗。

只有对违规者进行有效制裁才能直击痛点。旅游“黑名单”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它的存在是为了惩戒失信,如果未来个人通过行动重建信用,所以黑名单应该有时效性和恢复机制,不能一黑到底。只有守住规矩意识,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。

网址:www.11-22.cn 或 www.11-22.org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18612761122 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京ICP备15049304号-2
主办单位
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
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 北京国创至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(运营单位)

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