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微信公众账号

全国个人职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机构官网 > 新闻中心 > 诚信聚焦 > 正文
公益失信 怒骂不如规范
作者:个人社会诚信档案 来源:泉州网 日期:2016/12/7 15:48:13 人气:
 

近日,又一起新闻逆转剧,让公众的情绪在一天之内如同坐上过山车。早晨一觉醒来,还在为一篇《罗一笑,你给我站住》的文章感动落泪、疯狂转发,微信朋友圈内满满的都是爱。到了正午,剧情逆转之快超乎想象,当人们得知真相后,铺天盖地的责骂声潮水般涌向文章的作者和幕后的网络公司。


事件发生之后,卖文救女的罗尔面对巨大的质疑声,失声痛哭,“没人关心我女儿,只想问我是不是骗子”。最终,罗尔向社会致歉,并承诺向网友原路返还所有爱心捐赠252万元。然而,网友的钱可以退回,被事件伤害的爱心却难以恢复,致歉、退款对罗尔而言,或是事件的最终结果,而对微信募捐而言,信任危机才刚刚开始。


互联网时代,微信募捐正逐渐成为个人募捐的主要形式,每天我们都能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一些求助信息,无数网友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”地参与其中,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。然而,微信募捐的合法性至今尚无定论,由于缺少第三方监督,个人募捐过程的不规范一直都饱受质疑,不时闹出的诈捐事件,更让其公信力屡遭冲击。罗尔事件无疑让微信募捐的公信力更加岌岌可危,国内一知名门户网站发起的调查显示:有过半的网民感觉自己被骗,将不再相信微信个人募捐,也不会再转发类似求助文章。


令人担忧的是,社会信用的缺失,会让每个简单的行为变得费力,而微信公益的信用一旦透支,网民的爱心就会逐渐枯萎乃至被掏空,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在怀疑中失去获得救助的机会。


毋庸置疑,罗尔的行为理应受到道德的谴责,相关公司涉嫌“带血营销”更应遭到唾弃,但从不加思索地转发、到发现真相后的恼羞成怒,对于罗尔事件,公众若只有非理性的情绪宣泄,则有可能摧毁已十分脆弱的信任,加重微信公益的信任危机。其实,换个角度来看,这一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弥漫在微信朋友圈中的爱心,以及微信公益所能凝聚的巨大力量。我们不妨从指责声中冷静下来,如果能以此为契机,提高公众对于微信捐赠行为、对善款、对受助人群、对社会组织的重新认识,促进微信公益重塑其公信力,推动微公益走向规范化,这不就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结果吗?


从罗尔事件中,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,微信公益已经为慈善打开一个新的大门,慈善不再是富人的专利,而是每个公民的慈善,每个人都献出一份微小的力量,就能汇聚成巨大的力量,让我们通过互联网实现守望相助、扶贫济困。接下来,相关部门应该思考罗尔事件暴露的问题,及时出台法律对微公益予以规范,在给“微信募捐”戴上紧箍咒的时候,规范其实施操作系统,严格信息披露流程。比如,引入专业的慈善组织对受捐人的身份进行核实,对善款的使用进行监督,以提高微信公益的规范化、专业化水平。只有将制度保障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,才能让弥漫在微信朋友圈的爱心不被透支,不仅对微信公益影响深远,也可以让各种“互联网+公益”极大地造福社会。


为患病女孩爱心转发是我们的初心,我们应该不忘初心,把非理性的情绪宣泄变成对微公益的理性思考,进而一起出谋划策,共同促成一个既具有公信力,又能让弱势群体找得到、用得上的慈善平台。因为,谁都不想看到,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们,在怀疑中失去获得救助的最后机会。

网址:www.11-22.cn 或 www.11-22.org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18612761122 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京ICP备15049304号-2
主办单位
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
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 北京国创至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(运营单位)

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